為深入打好“十四五”期間海洋污染治理攻堅戰,破解海洋治污難題,我市于去年底啟動珠海市海域國控點位跟蹤監測項目及入海河流總氮通量監測項目,日前已完成第一次采樣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多數監測點位基本達到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要求,無機氮水平較2020年同期有所好轉。
項目由珠海市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委托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施,于2021年12月中旬開展采樣調查,第一階段完成了近岸海域34個點位的水質監測分析及4個主要入??陂T調查監測,并形成成果,初步獲得了各監測點位表層及不同水深的海水水溫、鹽度、溶解氧、總氮、無機氮及活性磷酸鹽等多項水質監測數據,掌握了全市主要入??陂T氮污染入海通量及近岸海域水質基本情況。為及時研究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確保項目實現提速增效,在技術服務單位完成第一次水質監測工作并出具監測報告后,珠海市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立即組織召開了項目交流推進會。在2月14日舉行的項目交流推進會中,雙方就項目研究中存在的技術標準問題及下一階段海洋監測分析計劃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建立了溝通協作機制。下一步,珠海市東部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繼續加強與技術服務單位的溝通配合,全力推動項目實施,提升項目研究實效,持續做好近岸海域水質監測與污染溯源,為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和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科學支撐。
撰文丨沈浩男
攝影丨劉志超
編輯丨羅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