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湯賢亂
受疫情影響,我們現莊環科院公司所在區域被封控了,全體同事得居家辦公。
好在環境技術咨詢,是個有臺電腦就能開業的行當,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也無傷大雅,甚至還能節省成本,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環評公司,連個正經的辦公場所也沒有,其無法在信用平臺上登記,致使主管部門愣是在關鍵時候,找不到人。
居家辦公的方式可行,但效率高低因人而異,有人捉襟見肘,有人安之若素,有人散漫隨性,有人自律嚴謹。在我司而言,最讓人放心的,莫過于丁行,他永遠是讓人放心的,有時甚至還會提供意外驚喜。
除了準時完成日常工作,做好技術管理,丁行還經常主動地學習和分享,他日前看到一篇文章受了啟發,也總結了自己在環評報告編制中,常遇到的21條錯誤,發到公司群里。
我姑且把它稱之為“丁行21條”,轉發出來,看看都有些啥。
1.環評文件中出現與本項目無關的人地、河流、道路、工程、敏感目標、原輔材料及產品等名稱,特別是利用現有環評報告作為模板或使用類比資料時,未剔除不相關的內容;
2.文字、標點符號及公式錯誤,特別是化學式和單位的上下標,出現錯別字或用詞不當、語句不通,打印裝訂出現空白頁、多頁少頁,亂碼和順序顛倒;
3.圖表編號順序錯誤,一般為重復、缺跳、顛倒、雜亂無章或與文字描述不一致等;未更新目錄,導致其與報告內容不符,或與內容連接無效;
4.排版不規范,字號、字體格式不統一,標題與內容隔頁斷開,表格隔頁斷開,表寬不一致,表格設計不合理、內容混亂等;
5.紙質版報告簽字頁非信用平臺系統生成,各有關人員簽名、評價單位、法人蓋章缺失;封皮格式混亂,不居中,名稱與書中不一致,送審、報批分不清,日期與實際不符,建設單位未蓋章等;
6.附件不夠規范齊全,編制依據中,除必要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技術導則、標準及行業技術規定、規范、可研,其它的各有關部門出據的證明、批復材料和現狀監測報告等項目建設支持性文件,均應作為附錄裝訂,并在目錄后列出;
7.附圖不夠規范齊全全,地理位置圖、平面布置圖、項目四至圖、敏感目標分布圖、現狀監測布點圖、水系圖、環境功能區劃圖、生產工藝流程(排污節點)圖必須有,其它如地形地貌圖、水文地質圖、特殊保護目標保護范圍圖、有關規劃圖件、生態有關的植被、土壤、物種等圖件按需給出,評價圖件的繪制,按相應導則要求執行;
8.制圖不規范,缺指北針、風玫瑰、比例尺、圖例(一般在右下角)等,圖面不清晰,比例不合適,要素有缺失;如水系圖、水現狀監測斷面布置圖中應有排污口位置、水工建構筑物位置;
9.報告中羅列與本項目無關的編制依據,或所列出的與本項目有關的編制依據錯誤、遺漏、已過時作廢或被替代;
10. 所列章節內容重復或標題與其內容不相符合,有時標題不能概括小節敘述內容,有時與標題無關的內容胡亂堆砌在該小節中;
11.有關污染物排放量依據與工程分析結果不一致;評價等級判定依據沒有列全,等級判定錯誤;
12.評價范圍劃定錯誤,如水環境評價范圍未考慮是否為感潮河段、河網水體流動規律、受納水體規模,有行業導則(如海洋工程)的未按其規定執行等,評價范圍未考慮附近有特殊保護敏感區點;
13.監測點位、斷面未根據項目工程、環境特點按導則、標準規定方法設置;環境影響因素識別不全面,與評價內容不相符,評價專題缺漏、評價重點不突出;現狀、預測評價因子遺漏項目和環境的特征因子;環境調查不全面,重要敏感點遺漏;
14.工程分析時項目組成分析不全,評價時段未涵蓋全部過程,污染分析時沒有對所有組成和時段進行分析,出現遺漏和缺失;
15.數據前后不一致,特別注意以下相關內容:a資源、能源消耗(原材料、水、燃料等)、b物料平衡與水平衡、c工程分析污染源強、d防治措施效率和效果、e預測時源強、f風險源強和風險物質儲量、g污染物排放總量;
16.類比和引用數據未說明來源及其時效性,并進行可比性論證;未給出有關規劃的相關內容簡介,并進行規劃符合性論證;
17.現狀不達標區域沒有考慮區域削減方案或達標規劃,改擴建工程沒有“以新帶老”;沒有為項目騰出足夠容量或落實總量;
18.缺少污染防治措施論證內容,只簡單羅列措施,沒有分析技術經濟可行性或列舉實際案例;缺少對依托治理設施的可行性、可靠性分析內容;
19.環境風險評價未在圖中標示評價范圍內所有敏感目標,風險防范和應急措施不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缺失應急物資和資源;
20.預測模式選用不恰當,預測、評價內容不全,未按導則對不同評價等級的要求內容進行預測評價;
21.評價結論不明確,出現“可能”結論和“兩可”的方案,結論過于繁雜或前提太多,對關心的環境問題沒有解答。
“丁行21條”雖然看似一些淺顯的總結,有些在審批原則或技術評審要點中不難尋覓,但終究也是丁行的心血之作,說明他是個有心的人,能把日常的經驗總結分享出來,日積月累,終將成大師。
更難得的是,他是在居家防疫的間隙,完成了這項額外工作,這與某些人在疫情期間的杞人憂天、怨天尤人、自怨自艾、躺平擺爛……,形成了鮮明對比。
疫情是一場選拔賽,那些自律自強、身體健康、心態陽光、懷抱夢想的人,有著非同一般的免疫力,終究將被遴選為時間的贏者,笑迎未來。
同一個區域,有人不幸感染,有人安全無恙,無恙者是身體免疫。
同樣的隔離,有人一周食不果腹,有人一年吃喝不愁,不愁者是財務免疫。
同樣的居家,有人煩悶不安,無休止地刷短視頻玩垃圾游戲,渾渾噩噩過日子,有人安之若素,自律地讀書學習、鍛煉身體,踏踏實實度時光,學習者是價值觀免疫。
一樣的災難,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恨社會,有人積極向上,努力提升自己,積極者是心理免疫。
疫情和隔離是場災難,更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只有身體、財力、心理、良知、勇氣、思想、道德、靈魂、價值觀等有足夠的免疫力,才能躲過災難,經歷篩選,留存最后。
丁行說,環評報告的常見錯誤可以避免,但人生的艱難困苦若無法躲避,那便讓自己披堅執銳,勇往直前。
唯此,方可無堅不摧,戰無不勝,成就偉大的人生。
編輯:君君.環評互聯網